大北农——“养猪大创业”
2016年上半年,大北农开始向养猪业务发力,成立养殖事业部,从种猪和母猪入手,开展“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意图增加饲料产品的粘性,扩大市场占有率。且当年,由于生猪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养殖业务利润同比增加较多。
在养猪版块初尝甜头后,2017年大北农全力扑向养猪事业,开启了“养猪大创业”。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2017年这一年,大北农共做了十几次与养猪有关的投资计划,预计投资发展了近1000万头生猪产能!要知道,中国养猪界老大温氏集团2017年生猪出栏量才1900多万头。
大北农近两年投资的重大养猪项目一览:
时间 |
事件 |
2016年11月9日 |
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年出栏600万头生态养猪一体化产业项目投资框架协议书》。拟在察右前旗、兴和县、化德县、四子王旗4个旗县选定区域,建设年出栏15万头以上生猪产业化养殖园区46个,年生产40万吨的饲料厂8个,年屠宰200万头以上生猪的屠宰场及食品加工厂4个。预计投资120亿元之巨,在六年内分步实施。 |
2017年1月23日 |
拟投资10亿元,在贵州省六枝特区兴建年出栏100万头肥猪场及配套设施 |
2017年3月24日 |
拟投资2.59亿元,在湖北省安陆市建设年出栏50万头生态养殖项目 |
2017年4月26日 |
拟在四川盐亭县建设年出栏40万头优质生猪项目;投资云南省砚山县年出栏50万头生猪暨种养循环生态农业项目 |
2017年9月18日 |
内蒙古乌兰察布前旗生态养猪一体化暨年出栏60万头生猪项目;投资广东广宁年出栏25万头生猪暨种养循环项目 |
2017年12月5日 |
拟投资7.55亿元,在贵州省盘州市兴建年出栏100万头优质生猪暨种养循环生态农业项目 |
2018年2月1日 |
投资建设湖南武冈市年出栏50万头生猪暨种养循环生态农业项目 |
正邦——谨慎扩张,年出栏量已超340万头
2007年在深圳中小板上市的江西正邦科技有限公司是巨头中较早进入养猪业的。但与大北农一路高歌猛进的“养猪大创业”不同,正邦科技的扩张稍显保守。
自2007 年在江西启动“百万猪工程”计划以来,一路谨小慎微,稳扎稳打。2010年,正邦科技制定了“饲料+养殖”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养殖模式上,则采取规模化养殖和“公司+农户”相结合的方式,公司根据不同地区的优势选择不同的养殖模式,如北方地区土地集中、连片面积大,一般用于建设规模化的自繁自养场;南方地区土地相对零散、面积小,适合发展"公司+农户"模式,故在南方地区主推"公司+农户"模式。
经过十年的铺垫,正邦科技2017年生猪出栏量超过340万头,年出栏量跻身中国规模化养殖企业前列。
海大——由水产进军养猪业
广东海大集团是巨头中较晚进军养猪业的,海大由水产料起家,现已是中国水产料领域的龙头老大。在水产界,海大的服务营销蜚声业内,拥有饲料+苗种+动保的全产业链,不仅各个板块都有高性价比的产品做保障,而且各板块之间联动式发展,具有很好的市场口碑。
上市以来,海大集团的股票一路逆势飘红,业绩增长速度也较为惊人。营收从2009年的52.5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329.5亿元,业务规模翻了6倍;净利润从2009年的1.55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12.01亿元,翻了8倍;饲料总量从176万吨增长至849万吨,翻了5倍左右。然而海大的目标是要“打造全球一流农牧企业”,做食品原料供应商。所以,在深扎水产领域之后,进军养猪业是他必须要做的事情。
翻阅海大近年关于养猪的投资计划,2017年2月,在广西宾阳县斥资6亿元,建设年产50万头的猪苗场及配套年产20万吨饲料生产项目;同月,在贵州榕江县拟投资6亿元,建设年产50万头的猪苗场及配套年产15万吨饲料生产项目;2017年3月,在广西贵港拟投资16亿元,兴建10-12个年出栏仔猪共100万头的猪苗场,配套年产20万吨饲料厂2个。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内就砸了28亿,可见其决心。
新希望——投资88亿元,养1000万头猪
新希望是中国最早的民营农牧业上市公司,也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农牧企业之一,其饲料销量位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三。新希望在养猪业务上起步也相对较晚,目前在国内市场份额也相对较小,但扩张速度非常快。自2013年在山东德州夏津投资建设100万头生猪生产项目以来,新希望便在养猪事业上一路狂奔。
值得一提的是,山东夏津项目是全国最大的聚落式猪场。所谓聚落式猪场,就是通过整合生猪产业链资源,在相对优势区域聚集资源,在半径50公里范围内发展出栏300-500万头规模的生猪养殖体系。相比于零星发展,聚落化模式通过提高人才聚集、运输物流、防疫等方面运营效率,可实现产业资源匹配效率最大化。据称,夏津聚落的PSY水平超过了30头。
从2015年底起,新希望以夏津项目为模板,采用“公司+家庭农场”等方式,大力发展养猪业务,推动战略转型,并在养殖服务、食品业务与国际化三方面持续推进战略落地。新希望在其2016年发布的《养猪业务战略规划》中提出:将通过3到5年时间,以“公司+家庭农场”等方式发展1000万头生猪,并通过“技术托管和技术服务”形式覆盖2000万头生猪,预计投资88亿元。截至2017年上半年,已在全国完成了年出栏1,000万头生猪产能的投资布局,并完成了对杨凌本香的收购,生猪出栏量已经跻身全国前5位。
其在2017年11月发布的2017半年度报告中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共销售种猪、仔猪、肥猪111.39万头,同比增加61.03万头,增幅121.20%。显然,这个开头非常顺利。
大企业疯狂扩张生猪产能的同时,行业风险也渐渐暴露。今年开春以来,猪价遇冷,几近跌破成本价。毫无疑问,大企业生猪产能完全释放之后,短时间内,会对猪价造成较大冲击,也必将加速行业优胜劣汰。谁去谁留,在乎谁的成本控制得最低。中国养猪业“成本为王”的时代已悄然来临。
在种种因素压迫下,降本增效成了现阶段中国养猪人,尤其是中小型养户不得不面对的课题。未来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在成本考量上,无论怎样细致都不为过。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降本增效”会成为行业话语体系中分量十足的焦点,更是养猪成功的关键。那么,养猪成本的极限在哪?成本控制的途径有哪些?决定猪场成本的关键点又在哪?4月16-17日,相约长沙,给你答案!
全国招聘服务电话:0539-8207666
客户服务电话:0539-8079998
传 真:0539-8079799
营销部地址: 山东省临沂市通达路8号
亿大利饲料厂 全国技术服务电话:0539-8079998 全国招商服务电话:0539-8222708
客户服务电话:0539-8079998
全国招聘服务电话:0539-8207666
营销部地址:山东省临沂市通达路8号
鲁ICP备16017057号-1 网站地图